2024年12月7日下午,西安藤信高级中学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前往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进行参观学习,旨在增强教职员工对陕西地区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团队精神。此次活动由张礼俊副校长带队,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共同参与了这一文化盛宴。
小贴士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台镇南五台山路1号,是一座以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民俗文化遗产为主的大型民营博物院。该博物院由王勇超先生创办,于2002年7月正式成立,占地面积493.88亩,规划建筑面积达10.8万平方米。
博物院内设有古镇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等多个功能区,共收藏了周秦汉唐以来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的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40000余件(套)。这些藏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生活等方面的民俗、民风、民情和历史风貌,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张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有序进入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农耕文化展区”。在这里,各种传统的农耕工具、农事场景模型以及反映农耕生活的实物展品,让教职员工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动的农耕画卷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关中地区的农耕历史、农耕技术和农耕文化,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关中人民勤劳智慧、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随后,大家来到了“民俗文化展区”。这里展示了关中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如剪纸、刺绣、皮影戏、秦腔等。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让教职员工们大开眼界,纷纷赞叹不已。特别是当讲解员现场演示剪纸和刺绣技艺时,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教职员工还亲自动手尝试,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观过程中,张校长不时与大家交流感受,并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参观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关中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活动结束后,全体教职员工在博物院前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他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怀的新时代青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参观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相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西安藤信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教育教学工作也将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编辑/高应慧 初审/刘卫 杨会武 终审/张礼俊)